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师发展 > 学术沙龙 > 正文

第58场:Deepseek对法学的挑战和人机协同的若干场景

时间:2025-04-04 浏览量: 编辑:蒋婧文

 2025年3月26日,由法学院主办的华侨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在洪祖杭大楼南507会议室举行。学术沙龙以“Deepseek对法学的挑战和人机协同的若干场景”为主题,邀请北大法宝创始人、现任北大法宝总经理、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大学法制信息中心主任,中国立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知名法律科技行业领军人物赵晓海,厦门丰恬教育研究院Ai教育应用首席讲师姚志坚,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信息技术部副主任黄丽萍为青年教师全面系统解读AI 技术在教学、科研领域的运用。院领导刘超教授、陈斌彬教授以及青年教师代表张慧、陈乾勇、谢达梅、郑金鹏、王岩、陈梓铭出席活动。

 赵晓海教授从大模型对法学的挑战、法律大模型人机协同、北大法宝与计算法学三个层面全面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运用大模型进行科研创新的基本路径、主要挑战和潜在风险;姚志坚现场演示了豆包、 kimi、即梦 AI、DeepSeek和剪映等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多样化功能;黄丽萍围绕华大云盘16款主流大模型的功能、华大云盘赋能科研/教学创新的主要路径进行了深度分享。

 此次沙龙引起学院青年教师代表强烈共鸣。张慧表示AI将全面变革高校教师科研创新的场景和模式,今后要努力做AI时代的科研创新者;陈乾勇表示要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做AI时代的新学生;谢达梅表示AI技术为教学改革开辟了崭新空间,切身感受到了AI技术的强大赋能作用,今后将积极融入AI教学应用场景;郑金鹏表示AI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是青年教师在高校弯道超车的“加速器”;王岩表示华侨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是非常精准高端的青年成长赋能平台,感谢学校和学院对青年教师的关注;陈梓铭表示作为2024年12月31日正式入职的新人,感受到华侨大学独特的活力和魅力,相信凭借华侨大学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的独特赋能机制,青年教师将在华侨大学实现快速成长,并且在AI时代崭露头角,焕发华大青春科研力量。

 法学院教师叶小兰、钟付和、张照东、李飞等与部分研究生共同参与了此次沙龙活动,并与主讲嘉宾就AI技术的问题反思、AI助力学术论文抄袭的规制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学术沙龙现场



(初审:蒋婧文;复审:洪志坚;终审:李海锋)

版权所有 ©2014-2023 华侨大学   闽ICP备11002060号-4   闽公网安备 35050302000422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