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裔青年鹭岛启程 触摸中华文明脉搏
4月15日,由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主办,华侨大学承办,完美(中国)有限公司资助的“2025华裔大学生中国文化体验营(福建)——华侨大学营”在厦门开营。来自新西兰、澳大利亚、德国等3国13所高校的21名华裔青年学子齐聚鹭岛,开启为期10天的文化探索之旅。
跨海寻根:榕树精神联结五洲血脉
在开营仪式上,华侨大学华文教育处处长涂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始终是海外华侨华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希望同学们像榕树般根系深扎故土,枝叶拥抱世界”。新西兰阳光中文学校校长张翰文作为领队代表发言,呼吁华裔青年“在科技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双向奔赴中寻找身份认同”,并发出“以科技赋能文化传承和文化传播”的倡议。来自新西兰籍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谷得同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潘嘉麟同学作为营员代表,分别表达了他们跨越山海的青春之声。
三大主线:解码传统与现代的中国方程式
据悉,本次体验营以“智启海丝,创联未来”为主题,将组织营员们参访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南靖土楼群等世界文化遗产,进行文明探源;深入天马微电子、美图科技等企业实验室,开展石墨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主题研学;参访厦门立林科技,了解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的创新之路,进行产业解码;通过泉州少林功夫研习、鼓浪屿闽南歌仔戏体验等互动项目,搭建跨文化共情平台,进行青春对话。
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文化课堂
开营当日,营员们走进集美人文馆,了解嘉庚精神,闽南文化、侨乡文化和学村文化;在集美新城体验馆,通过5D规划沙盘俯瞰厦门跨岛发展蓝图;走进红点设计博物馆,深度体验超现实与科幻的多维世界。来自澳大利亚的营员GABRIEL Dybas Castilho(罗佳宝)感叹:“我太喜欢厦门了,我想来中国留学”。
全球播种:构建文明互鉴青年网络
本次体验营还特别增设“世界遗产保护生态写生”“土楼建筑力学工作坊”等实践模块,策划营员与华大学子“面对面话成长”圆桌会,并首次邀请境内高校华裔学生共同参与。闭营式上,营员们将以多语种汇报成果,相关影像资料将通过海外华文学校联盟向全球传播。
体验营期间,这群Z世代华裔青年将走进闽南大地,用镜头记录、用代码解析、用画笔描绘他们眼中的当代中国,触摸中华文明的脉搏。

合影留念

参观华侨大学校史馆